店名:沒店名
地址:正確地址是在永安街上,不過店面是面向自強路
電話:0952-801410
營業時間:中午十一點左右至晚上十點左右
其實這是一篇真的就只有肉圓的食記,這間店在我剛搬到彰化市時,就常路過,看著也開了兩、三年有了,今天晚餐時間進去試試看,意外發現挺好吃的,只是沒有招牌,老闆娘很低調。
這照片取自google的衛星地圖,左邊就是那間肉圓店,若有想嘗鮮的可以去吃看看。
肉圓(一顆25元)
肉圓是現炸的,炸起來時老闆娘還特別把油壓掉,不然我頗擔心會油過頭。看到老闆娘有用力「壓」的動作,就安心多啦。
大概因為剛炸好的關係,所以肉圓的熱氣與香氣很明顯,熱氣混著香菜的香,聞起來特別餓。
請看米漿的部份,可以發現淡米色的漿中有些明顯顆粒,這是花生粉粒,不像一般花生粉磨得細細的,這個只要仔細吃,就能感受到米漿是含著花生味,也吃得出口感。
米漿是沒啥味道,主要靠花生味來加強,再加上醬油跟蒜末。
皮的部份比我想像中還好吃,因為這間肉圓的外皮比較薄些,原以為口感普通,沒想到吃起來外邊是硬脆的,內層較軟,也有Q度,一咬就有兩種感受,好吃。
內餡的部份也讓我很喜歡,這間的筍丁比較大塊,肉塊則是一小塊、一小塊,不是整團的。我個人認為,內餡使用分散的碎肉塊,好處在於可以一叉子就能吃到外皮、肉塊和筍丁的口感;如果是整團的肉塊,在食用上比較不方便,大概還要經過切、分散的手續。
這間肉圓的肉塊吃起來很紮實,不過偶爾有幾塊會吃到有筋的部份。滋味上沒啥影響,挺有味道的,搭上筍丁的脆度,吃起來不錯!
後來聊天時問老闆娘,她偷偷透露了兩者處理手法上的不同。一般整團的肉,是碎肉塊、筍丁混著粉,才能黏在一起;而她們家的肉圓則是先在底部鋪上筍丁、再加上碎肉、再鋪上筍丁,最後上頭再鋪上碎肉,整顆肉圓的內餡才完成。
果然每間店都有自己獨特的手藝跟功夫,很多都是吃「在人」口味。其實餐飲業就是這樣,各人口味不同,所以餐飲業才會這麼發達,最後再說明一下,網誌食記純屬個人心得,每個人喜愛的口味不同,若是我感受的與你/妳感受不同,就請多包容囉~
延伸閱讀:
系列食記【彰化市 肉圓店】
系列食記【台南市 鍋燒意麵】